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30周年之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创未来,新质赋能”实践团走进天津市武清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非遗技艺”“探索振兴密码”三个维度展开实践活动。通过探访高新企业,解码创新密码;体验非遗技艺,助力现代化传承;体悟运河文化,感悟乡村振兴,多方位感悟京津明珠的魅力。让青春之力在实践中锚定方向、蓄力生长。
一、触摸算力脉搏:中国电信智能算力中心
第一站,实践团走进中国电信智能算力中心。中国电信京津冀国产液冷万卡智算池是中国电信贯彻落实东数西算战略、打造京津冀晋蒙算力供给走廊的重要举措。在现场,讲解员通过讲述新质生产力赋能科技振兴的相关情况,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到智能算力在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领域的落地应用清晰可见,数据要素与材料研发、制造流程的融合路径愈发明晰,数字技术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的“硬核动力”,也在实践中变得可触可感。随后实践团还参观了单集群万卡智算池的内部机房,团队成员们大受震撼。




二、洞察材料革新:天津京滨工业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主题园区
第二站,实践团深入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应用的一线阵地——保光(天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将目光投向“材料升级如何驱动汽车产业变革”。轻量化材料、耐高温复合材料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涌现,材料性能突破与产业链升级的联动机制被层层解码,新材料作为新质生产力“支撑骨架”的实践逻辑,在实地探访中愈发鲜活。




三、探寻产城融合:京津产业新城核心区
第三站,实践团去往京津产业新城核心区。在这里,武清区企业布局与创新生态被系统梳理,各企业人才需求与武清区人才政策清晰可见,“学科链-产业链-人才链”的闭环衔接有效实施,这种产业新城的运营模式,让实践团对产教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四、解码“智造”基因:天津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第四站,实践团直击天津南玻高端节能玻璃生产一线。作为国内玻璃行业的领军企业,天津南玻拥有国际先进的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三银玻璃等生产线,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光伏新能源等领域,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推动建筑节能降耗的“透明力量”。在天津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钢化主任工程师、工段主任,兼任公司工会主席童帅的带领下,实践团深入了解了该公司的业务范围,技术成果和代表性工程等等,深入一线生产车间参观学习。经过童工的介绍和答疑解惑,实践团的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










本次调研直观呈现了新质生产力在技术、材料、产教领域的实践形态。这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锚定产业需求、深化产学研融合提供了方向,也激励同学们以专业为桨、创新为帆,在服务国家战略的航程中劈波斩浪,让青春脉搏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在火热的实践中淬炼成钢。
初审:赵春喆
审核:付玉丽
审核发布:刘德宝 尚以迪